您好,欢迎您浏览政协周口市委员会网站!
今天是2019年10月18日 星期五 农历 九月二十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委员会工作委员联络委员会

关于我市乡镇政府所在地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作者:政协周口市委员会

来源:

发布日期:2015-12-17



县市区政协工作委员会

    9月11日,市政协副主席李继广带领县市区委员会和部分政协委员就我市乡镇政府所在地建设情况,到淮阳县进行了专题调研,并调阅了郸城县及市直有关部门的相关资料。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乡镇政府所在地建设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后以美丽乡村建设为牵引,全市乡镇政府所在地建设都取得了很大进步。县城(城关镇)面貌普遍发生历史性崭新变化,正由小城市的初始阶段,向更高层次加速迈进。改革开放前所设建制镇的建设水平均达到或超过上世纪80年代县城的规模。一批建制乡在改革开放后经济实力增强,发展规模扩大,建设水平提高,改设为建制镇。其他乡政府所在地面貌也有一定进步。近年来,我市先后有扶沟县白潭镇等16个镇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重点镇,25个镇是省域体系规划确定的中心镇。
    二、目前我市乡镇政府所在地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现代小城镇意识淡薄。我市是传统农业大市,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由于缺乏现代小城镇意识,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对乡镇政府所在地建设普遍重视不够,推进不力。乡镇所在地无论规划、建设、管理均严重存在盲目性、随意性。无论干部或群众,都还是把随处摆摊设点视为繁荣,把人车混流、拥挤不堪当成热闹。
    (二)规划编制整体滞后。全市150个乡镇政府所在地大部分没有控制性详细规划。少数乡镇政府所在地虽有规划,但基本是乡镇领导的“脑袋规划”,缺乏法定性、严肃性、连续性,甚至没有可行性。
    (三)建设秩序无序混乱。我市乡镇所在地绝大部分都紧靠国道、省道和县乡主道,因而乡镇政府所在地少数居民临公路的,均建有房屋,形成公路“一条街”。多数是滥占耕地,在沿公路的责任田上建房盖屋,也有的私自占用公路边缘、排洪沟渠等公共用地搭建商铺。
    (四)市场没有合理归位。普遍是商铺沿公路建,集贸市场在公路上开,公路建有多宽,集贸市场就有多大。以致在农村传统集贸日,特别中秋节和春节期间,全市所有乡镇政府所在地无一不成为公路堵车的重要“节点”,过往车辆和行人苦不堪言。
    (五)管理工作相对空白。一是缺制度。现代小城镇所应具备的交通监管等制度多数乡镇政府所在地没有,少数有的也不系统、不健全。二是少设施。垃圾中转、污水处理等普遍缺乏。三是无队伍。对上述几方面的管理工作,领导无人抓,专职无人干。由于管理工作跟不上,以致很多乡镇垃圾遍地,污水横流,地面肮脏,有人形象地说是: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地面靠雨刷。
    (六)发展要素十分匮乏。首要的是缺乏建设用地。除乡镇政府及所属站(所、院)用地是原计划经济时代无偿划拨的外,现在乡镇政府所在地无任何可支配建设用地。这是制约乡镇政府所在地不能规划布局、实施有序建设的最根本因素。其次是资金问题。突出表现是上级无投入,自身无能力,农民自筹建,发展有点慢。
    (七)产业支撑普遍不力。多数乡镇政府所在地的产业为传统集贸业、小型餐饮业和零散的交通运输业,普遍缺乏立足本地农副资源优势的加工业,更很少有高新技术、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自身造血功能不足是影响乡镇所在地加快发展的一条重要原因。
    三、意见建议
    (一)要增强现代小城镇意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在全市上下普遍进行小城镇意识教育,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现代小城镇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平台,是加速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重要渠道,是开展文明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从而牢固树立人文、绿色、秩序、宜居的现代小城镇意识。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把乡镇政府所在地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搞好顶层设计,全力统筹推进。
    (二)要立足市情、县情、乡情,制定发展规划。市县两级有关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抓紧制定市域和各县(市、区)域内乡镇政府所在地发展规划,并指导全市乡镇政府搞好所在地具体规划。规划要坚持以人为本,具有科学可靠性、时代前瞻性和不同乡镇所在地的地域特色性。规划一经制定通过,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维护其严肃性和连续性,不能前任领导建,现任领导扒,下任领导来了再重抓。
    (三)要严格执行法规,严肃建设秩序。在当前规划缺位的情况下,当务之急是要制止滥占耕地,打击私用公地。对违法违规的建筑,该拆除的要坚决拆除,让违法建设者付出代价。一旦规划出台完善,要严格按规划办事,坚决杜绝违法建设,绝不能再谁想在哪建就在哪建。
    (四)要完善规章制度,切实加强乡镇政府所在地管理。市县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加强乡镇政府所在地管理列入重要工作内容,加强领导,作好指导。乡镇党委、政府要有领导分工专抓,专职干部负责。要制定系统的绿化、保洁、交通秩序、治安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建设相应的垃圾中转、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并组建一支高效的管理队伍,抓好工作落实,努力把乡镇所在地打造成人文宜居、环境优美的文明乡村示范点和样板地。
    (五)要采取坚决措施,坚决消除马路集贸市场。要多策并举,如:将远离交通要道的街道开辟成集贸市场,或租用乡镇政府所在地村庄空心地、利用倒闭的乡镇企业厂区用地等,搬迁集贸市场,坚决改变集贸日和重大节假日全市乡镇政府所在地无一不堵的状况,还公路畅通,让民众畅行。
    (六)要制定政策措施,优化要素配置。首要的是要尽力解决乡镇政府所在地建设用地问题。在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占补平衡的前提下,可把文明乡村建设、旧砖窑厂复垦以及空心村改造后收回的农村土地,折抵建设占用耕地指标,通过置换的办法集中用于乡镇政府所在地各项建设。在资金投入方面,市县政府要在财政情况许可的情况下对乡镇政府所在地建设予以倾斜,市财政和有条件的县(市、区)可考虑设立乡镇政府所在地发展基金。要积极整合交通、建设、环保、水利等多个部门涉农项目资金,努力争取国家乡村公路项目资金、转移支付项目资金、小城镇发展基金项目资金等。并要积极推进乡镇所在地对外、对内开放,采取优惠措施,吸引乡镇区域外资金,激活区域内民间资金,投入乡镇政府所在地基础设施建设。
    (七)以深化农副产品加工为方向,壮大产业支撑力。要立足我市农副产品资源和人力资源两大优势,从各乡镇政府所在地区位实际出发,大力发展系列农副产品加工业,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信息、金融等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增强产业支撑力和造血功能,加快乡镇政府所在地发展。努力把我市乡镇政府所在地建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区域经济、政治、文化和信息交流及产业集聚中心。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