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19-04-24
市政协民宗港澳台侨委员会
一、我市物流业发展的现状
(一)政策支持引导力度加大。我市先后出台了《周口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印发周口市物流业转型发展规划(2018-2020)及三个工作方案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我市物流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
(二)物流园区和基础设施建设显著增强。积极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特色行业物流,港口物流产业集聚区建设有序推进,临港经济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增强,华耀城、黄淮物流港等一批现代物流产业项目建设运营,成为我市物流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支撑。
(三)项目建设有序推进。紧抓重大物流项目建设,将辐射带动力强的现代物流项目建设作为加快推进全市现代物流发展的抓手,进一步加快推进周口港口、周口华耀商贸物流中心、项城市恒大微购电商产业园、太康县天农现代物流有限公司等一批重大物流及配套设施项目建设,初步形成了内河航运物流、商贸物流、农产品物流等业态联动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一)公铁水联运基础设施落后。周口航运在河南发展较快,但航运基础设施与公路、铁路相比,如港口装卸设备、运输通道技术等级等,还较为落后,使航运与其它运输方式的链接还不够高效。
(二)物流管理部门职能整合度低。物流要素分属不同的行业和部门,缺乏统一的协调和管理,部门之间缺乏高效协作,方式分割、地方保护的现象仍较突出,现代物流集约化、一体化的优势难以发挥。物流管理立法滞后,无法可依,出现问题处罚无依据;缺乏针对物流市场的专项行业监管体系,对物流市场的违法运输、无证运输行为打击难度较大,物流产业还处于相对松散的发展状态。
(三)物流企业“小弱散”。规模普遍偏小、且多数属分支公司业务,经营业务单一、效率低、损耗大,且条块分割严重,还处于传统仓储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型的过程,整体集约化水平和标准化程度偏低,没有完整的产业链,物流效率不高,与产业的融合度不高,仍然在低端、离散的物流初级服务领域过度竞争。
(四)信息孤岛问题成为大物流产业发展的瓶颈。现代物流需要现代化的信息系统支持,需要和所服务的客户进行实时对接。目前,我市大部分物流企业采用传统的运作方式,现代物流企业要求的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统、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和货物跟踪系统等尚未广泛应用,由于缺乏信息的基础标准,不同信息系统的接口成为制约信息化发展的瓶颈,导致企业间、平台间、组织间“各自为政、圈地服务”,很难实现信息交换与共享。
三、促进物流业发展的建议
(一)加快推动跨区域物流园区建设。进一步加快实施周口港中心港区码头项目,实现公铁水多式联运,打造辐射周边的省港口物流综合示范区及国家级多式联运。重点建设周口黄淮综合物流园区,使周口黄淮综合物流园区逐步发展成区域性重要的公铁联运货物集散基地。加快推进周口华耀城商贸综合物流园区项目建设,把周口打造为豫东南商贸物流中心。
(二)理顺物流产业的管理体制。建立多部门联席办公机制,明确由一个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研究部署物流业发展的有关重大问题和政策,相关部门从各自职能出发,打破行业保护,突破制约现代物流发展的政策障碍,努力建立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和秩序。
(三)积极培育骨干物流企业。一是鼓励和支持交通运输企业以资产为纽带,与物流加工、仓储配送、货运代理、多式联运等企业通过兼并、联合、参股等多种方式进行资产重组,发展具有一定规模和行业特色的物流企业。二是有重点地选择一批发展初具规模,且有良好前景的物流企业,给予更多的扶持和优惠,尽快培育成具有竞争优势的物流骨干企业;积极推动大型企业集团成立独立的物流运输公司,走市场化、专业化的路子。
(四)大力实施物流产业标准化、信息化建设。鼓励引导我市物流企业与实力雄厚的国内外物流公司合作,实现资金、先进物流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嫁接,提升现代物流产业水平。大力推进标准化仓库和专业仓库建设,推广使用标准化托盘、自动化搬运装卸工具,推进标准化托盘循环共用体系建设。加快物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智能物流,建设全省物流云平台,推进物流设施和运输工具标准化、智能化改造。加快电子商务快递物流发展,建设以自动化快件分拨中心和高效信息管理系统为支撑的“电子商务+物流”基地。